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8日 3117瀏覽
?
我國大數據產業鏈初步形成,可大致分為基礎支撐、數據服務、數據融合應用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各行業領先企業眾多。在網絡支撐方面,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網絡,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位居世界第一,為大數據釋放更大價值增強基礎。在政策層面,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數字經濟、數據要素市場、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布局等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
各地方發展大數據也不遺余力。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共同編制并發布的《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白皮書》顯示,大數據企業主要分布在直轄市和東部沿海城市,呈現出高度聚集性。共有11座城市的企業數量超過100家,其中北京以2191家企業高居榜首,位列第二的上海有819家,第三名深圳市有635家。
中國大數據產業從萌芽到如今漸成體系,已走過將近10個年頭。“十四五”開局之年,大數據產業也進入了集成創新、深度應用的新階段。
大數據在醫療、工業、交通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技術加快創新突破,大數據融合應用重點從虛擬經濟轉變為實體經濟;大數據底層技術方面,信息安全、模式識別、語言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高性能計算等加快突破,大數據技術領域逐漸補齊短板,并進一步強化長板。
為了保障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21年6月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在“數據安全與發展”章節下,提出要堅持以數據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促進數據安全,以數據安全保障數據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要實施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當前數據安全監管趨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規正式實施,為數據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著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及大數據戰略資源地位的日益凸顯,完善的大數據治理體系已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
“十四五”時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將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大數據產業通過提供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技術、工具和平臺,孕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深度參與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活動,是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重要承載。“十四五”時期,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要堅持數據要素觀,把數據要素匯聚、流通、應用、治理貫穿始終,加快完善數據價值體系和市場規則,強化數據要素在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的戰略性、基礎性作用,實現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和價值再創造。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12年。公司坐落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企業云應用、華為云、大數據技術、IDC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通過河北省高新技術認證、河北省服務外包50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瞪羚”企業。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熱線:400-0311-765